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体育快讯 体育快讯

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成功之处_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理念

tamoadmin 2024-08-06 人已围观

简介1.北京奥运会会徽蕴含的意义是什么?2.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怎样产生的?3.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说明?4.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有什么含义?5.奥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是什么?1. 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请看图:://baike.baidu/view/86622.htm?wtp=tt“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

1.北京奥运会会徽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2.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怎样产生的?

3.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说明?

4.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有什么含义?

5.奥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北京2008年奥运会标志设计的成功之处_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志设计理念

1. 北京奥运会会徽标志------请看图:

://baike.baidu/view/86622.htm?wtp=tt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有四项含义:其一是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2. 北京2008奥运会环境标志------请看图:

://baike.baidu/view/341268.htm?wtp=tt

绿色奥运是北京奥运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可持续性发展是奥林匹克运动不懈的追求。奥运会环保标志由人与绿树为主要形态。绿色的线条形如舞动的彩带,环绕交错,一笔描出,仿佛茂密的树冠,又似盛开的花朵,充满无限生机和希望,充分体现了自然环保的可持续性发展。树冠与人组成参天大树,代表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级标志的设计,运用了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形式——中国书画艺术风格,与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相互映衬。

3.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 请看图

://baike.baidu/view/341249.htm?wtp=tt

三个人手拉手翩翩起舞,共同擎起两颗跳跃的红心,体现合作参与、诚心相待、共同奉献的志愿者风貌,这就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标志。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志愿者精神的精髓,志愿者就是在奉献中寻找快乐,并在快乐中奉献。在设计中,选择三个人是出于“三人为众”之意,想以此凸现出众志成城、全民参与的内涵。此外,“心”也是传递志愿者精神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最早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用在这里象征着志愿者们热心参与、用心服务、奉献爱心。在融合了“人”和“心”这两种元素的基础上,试图通过欢快舞动的人形来传递志愿者以奉献为乐的精神,并最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了灵感,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书法艺术,用毛笔写下了“心心相印”。

北京奥运会会徽蕴含的意义是什么?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奥会徽见证着一个拥有古老文明和现代风范的民族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崇尚;呈现着一个面向未来的都市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诉求。它是诚信的象征;它是自信的展示;它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城市北京向全世界、全人类做出的庄严而又神圣的承诺。“意味着2008年的中国北京将为全世界展现一幅“和平、友谊、进步”的壮美图画,将为全人类奏响“更快、更高、更强”的乐章。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怎样产生的?

北京奥运会会徽蕴含的意义如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是一个中国传统印章的形象,叫做"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上面是一个红色中国印章的形象。

印章中间有一个异化的汉字“文”字,这个“文”字又像一个奔跑的人,既体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代表了奥运会的体育精神。

真正印证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口号:世界给我十六天,我还世界五千年。会徽中间是“Beijing 2008”,代表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也是当届奥运会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会徽的最下面是奥运五环,历届奥运会会徽必须有奥运五环,这是奥运会的惯例。

历届奥运会会徽的特点

每一届奥运会都会选择不同的城市举办,主办国也都会设计不同的会徽,奥运会会徽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奥运会五环标志,另一部分是能够体现当届奥运会主办国风俗特点的图案。

比如1932年的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会徽主体是美国国旗,1956年第十六届墨尔本奥运会会徽主体是矗立在澳大利亚版图上的火炬。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说明?

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于北京时间8月3日晚21时由和第29届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维尔布鲁根在北京天坛正式揭晓。

会徽分上中下三个部分,主体为上部大红底色的白色“京”字图形,约占整个会徽的3/5。“京”字形状酷似汉字的“文”字,取意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整个“京”字图形为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京”字图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样,其下是奥运五环标志。

北京2008奥运会徽形象独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奥运五环,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完美结合。

3.会徽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

经过专家反复推敲、修改,“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作为主体的中国印、“汉简体”“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以及比例关系方面特别是中国印部分,已近完美。与此同时,每一部分独立使用时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北京奥运会会徽含义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记。她是奥运会近百年历史中对举办城市名单最大一处空白的填补!她是中华民族在奥运会举办史上迈出的第一步!她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首次阐释!她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最多人数的承诺!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下面,笔者想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内涵。

一、中国印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习惯称呼。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类图画入印的印章,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国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两汉是古肖形印的兴盛时期。那一时期的肖形印,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图案;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类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长袖舞印”等印记图形;还有“牛耕印”、“杂耍印”、“驯兽印”等从不同侧面反映汉朝人生活、情景的印章形式。

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对我国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后,如果再来品一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会觉得她更为可爱。她上面的笔画,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画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难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设计主任、2008年奥运会会徽参与者之一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生,从许多会徽设计方案中一见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当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国的!

二、舞动的北京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隐喻着中国的信誉和沉稳。而作为一届运动会的会徽,她还表现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动,在和着时代的韵律舞动;北京不仅是富有文化传统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都市――这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据考察,据今约5000年的青海大同县上孙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国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像。在陶盆内壁上,有3组舞者,每组5人手挽手列队舞蹈。

我国古代的大夏乐舞有九段,表演时演员头戴皮帽,身着素服,风格古朴。商代的巫乐舞广泛用于各种祭祀场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汉有专门的乐舞机关。西汉末的赵飞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阶层享乐之风很盛,轻歌曼舞,终日不绝。隋唐是舞蹈十分繁荣的时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间歌舞也十分丰富,仅汉族就有秧歌、花鼓、茶、花灯、打连香、跑旱船、竹马等各种名目。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舞蹈又焕发了无限生机,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宝莲灯》、《小刀会》和《丝路花雨》等。

可见,在我国各个时代,舞蹈就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先民伴随着舞蹈劳动、祭祀,举行各种仪式,表达各种情怀。我们要首次举办奥运会。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舞蹈语言加以表达。英国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尔说过:“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种生气勃勃的活力”。我们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到的正是这种活力。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人形图画似曾相识,这就是与舞蹈《丝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夸张的身体比例和肢体位置,舒展的笔画和简捷的构图,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热情与豪迈,奔放的舞姿则充分预示着北京城的未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给与他欢呼的人欢呼。当然,他舞出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热情,他还将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写意地“跳”了出来。

三、会徽中的一座丰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一届奥运会会徽的理由,我们就有必要对历届奥运会会徽作一个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史上已出现过46个会徽。在奥运会近百年历史中,奥运会徽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会徽设计走出了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道路。前几届奥运会上,会徽还没有出现,代表奥运会形象的视觉图像往往由海报来承担。最初的会徽图案,多是表示举办国地域性标志或运动形象的图案;后来,结合地域与运动图案的会徽产生了;再后来,就出现了抽象性的图案。

会徽图案的如上变化,与西方画派的印记完全吻合。撇开较古老的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和宗教画派不谈,单单从19世纪浪漫主义(含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含自然主义)到印象派再到后来的野兽派、表现主义画派、抽象艺术画派、超现实主义画派及再后来的后现代画派,西方美术史走过了一条从“写实”到“抽象”再到“无主旨”的发展之路。而无论从美学理论还是美术实践上看,抽象的图案是最能隐喻意义的图案,是最能表达思想的图案。

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做一个汉字“京”,她便是奥运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做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和西方严格的写实方法相比,东方画在空间要求上比较灵活、概括,允许虚拟和省略。但正是这种虚拟和省略,给观者创造了真实而无限的想像空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国书法、印章、舞蹈、绘画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她表达了人们要表达的理念,也寄托着人们将要赋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一笔一划,她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史无前列的会徽,也将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08年奥运会火炬设计有什么含义?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将肖形印、中国字和五环徽有机地结合起来,充满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着东西方气韵;笔画之间,升华着奥运会精神。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记。她是奥运会近百年历史中对举办城市名单最大一处空白的填补!她是中华民族在奥运会举办史上迈出的第一步!她是中华文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首次阐释!她还是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最多人数的承诺! 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内涵。 1、中国印 中国印章古时称作玺、印、宝、章,“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图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习惯称呼。古印章流行于古代,其古朴、稚拙的风貌体现着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浸透着历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类图画入印的印章,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国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两汉是古肖形印的兴盛时期。那一时期的肖形印,有刻画民族崇尚和神话传说的“四灵印”、“虎印”、“鹿印”、“凤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图案;也有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各类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长袖舞印”等印记图形;还有“牛耕印”、“杂耍印”、“驯兽印”等从不同侧面反映汉朝人生活、情景的印章形式。 据遗物和历史记载,至晚在战国时代,我国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同时也是信誉的标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为表征当权者权益的法物,是当权者权力的象征。 对我国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后,如果再来品一品“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就会觉得她更为可爱。她上面的笔画,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画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以竹简汉字笔体书写的“Beijing 2008”更浸透着中华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这一切,既浓缩了我国古代印章由字而画的发展轨迹,也诠释了我国古代哲学力求中庸的主流观点。这些,再加上象征中国的红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积聚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难怪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设计主任、2008年奥运会会徽参与者之一布雷德科普兰德先生,从许多会徽设计方案中一见到“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便当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国的!” 2、舞动的北京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隐喻着中国的信誉和沉稳。而作为一届运动会的会徽,她还表现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动,在和着时代的韵律舞动;北京不仅是富有文化传统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创新精神的现代都市――这是“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据考察,据今约5000年的青海大同县上孙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国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图像。在陶盆内壁上,有3组舞者,每组5人手挽手列队舞蹈。 我国古代的大夏乐舞有九段,表演时演员头戴皮帽,身着素服,风格古朴。商朝的巫乐舞广泛用于各种祭祀场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汉有专门的乐舞机关。西汉末的赵飞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晋南北朝时,士族阶层享乐之风很盛,轻歌曼舞,终日不绝。隋唐是舞蹈十分繁荣的时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间歌舞也十分丰富,仅汉族就有秧歌、花鼓、茶、花灯、打连香、跑旱船、竹马等各种名目。到了近现代,中国传统舞蹈又焕发了无限生机,产生了许多优秀作品,如《宝莲灯》《小刀会》和《丝路花雨》等。 可见,在我国各个时代,舞蹈就与生活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先民伴随着舞蹈劳动、祭祀,举行各种仪式,表达各种情怀。我们要首次举办奥运会。对于这样一个世界性的盛会,我们当然也可以用舞蹈语言加以表达。英国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尔说过:“一切原始艺术最突出的特点,是它们那种生气勃勃的活力”。我们从“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到的正是这种活力。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人形图画似曾相识,这就是与舞蹈《丝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画中的舞姿。夸张的身体比例和肢体位置,舒展的笔画和简捷的构图,充分表现了北京人的热情与豪迈,奔放的舞姿则充分预示着北京城的未来。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给与他欢呼的人欢呼。当然,他舞出的不仅仅是人们的热情,他还将奥运会“更快 更高 更强”的理念写意地“跳”了出来。 3、会徽中的一座丰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作为一届奥运会会徽的理由,我们就有必要对历届奥运会会徽作一个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奥运史上已出现过46个会徽。在奥运会近百年历史中,奥运会徽从无到有,从繁到简,会徽设计走出了一条从具体到抽象的道路。前几届奥运会上,会徽还没有出现,代表奥运会形象的视觉图像往往由海报来承担。最初的会徽图案,多是表示举办国地域性标志或运动形象的图案;后来,结合地域与运动图案的会徽产生了;再后来,就出现了抽象性的图案。 会徽图案的如上变化,与西方画派的印记完全吻合。撇开较古老的以写实为主的学院派和宗教画派不谈,单单从19世纪浪漫主义(含象征主义)、现实主义(含自然主义)到印象派再到后来的野兽派、表现主义画派、抽象艺术画派、超现实主义画派及再后来的后现代画派,西方美术史走过了一条从“写实”到“抽象”再到“无主旨”的发展之路。而无论从美学理论还是美术实践上看,抽象的图案是最能隐喻意义的图案,是最能表达思想的图案。 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看做一个汉字“京”,她便是奥运会徽史上第一次汉字字形的引入。汉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征性的符号体系。汉字中的一笔一划,充满者对生活气氛的烘托和对生命意义的隐喻。如果把“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当做一个“人”形画,她便是东方绘画表现手法上的一次杰出应用。和西方严格的写实方法相比,东方画在空间要求上比较灵活、概括,允许虚拟和省略。但正是这种虚拟和省略,给观者创造了真实而无限的想像空间。“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国书法、印章、舞蹈、绘画艺术和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成功的艺术实践。她表达了人们要表达的理念,也寄托着人们将要赋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她将当之无愧地成为奥林匹克运动视觉形象史上的一座艺术丰碑。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之一笔一划,她的每一个构成要素,承载着凝重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激越的奥林匹克精神,彰显着先进的审美观念和昂扬的时代。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奥运会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会徽,也将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发扬

奥运会会徽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标志设计灵感来源于“火凤凰”的概念,主体是两个人共擎奥运圣火奔跑的形象。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吉祥、永生的代表,高贵美好的象征。以凤凰的形象作为火炬接力的标志,象征通过火炬接力把北京奥运会吉祥美好的祝福传遍全中国,带给全世界。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艺术和技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重要的形象景观元素之一。它与火炬接力标志、火炬接力色彩、火炬接力字体、火炬接力口号等一起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形象景观基础。这些元素将应用于火炬接力景观设计,包括火炬接力服装、火炬接力车队、火炬接力宣传品以及火炬接力途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景观设计。创造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独特的视觉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和火炬接力主题,营造火炬接力运行环境和途经城市的欢庆气氛,烘托奥林匹克圣火纯洁与神圣,激励火炬手、护跑手,提升人们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体验。同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记录与传播提供视觉背景,将火炬接力精彩的画面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设计理念

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是火之图腾。传说“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凤也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自古以来,“凤”与“龙”一样,是中国人民寄寓祝福和希望的传统图腾。凤在中华文明史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它所代表的祥瑞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视觉创意理念:热情、活力、文化、庆典。遵循本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现中国人民欢迎世界、祝福世界的热情,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力与,并以现代的手法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根据这一设计理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以奥林匹克基本价值观为主导,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文化特色为视觉设计的基石,以创新的精神建构具有中国人文色彩、独特而又充满活力的奥运会核心图形。

火炬接力图形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核心图形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传统的凤纹图案。火炬接力图形将祥云纹与凤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间,亦真亦幻。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刚柔相济、含蓄优雅、超凡脱俗的伟大境界。有凤来仪,祥云缭绕,火之凤将祥瑞和平的希望带到全球各地,这就是火炬接力图形的核心内涵。

┌怺恒 回答时间 2008-05-21 13:38

检举

名为“祥云”的奥运火炬最终在众多候选方案中脱颖而出。“祥云”长72厘米,上半部分镌刻着多姿的云彩图案,这也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因为在中国的许多古建筑上,祥云的身影都随处可见。而“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深刻含义则赋予了“祥云”更为深厚的民族精神。传统的纸卷轴造型则来源于四明的灵感,用纸来包火,这更是设计者独具匠心的体现。除此之外,火炬外观的红色基调,与上部银色的对比,就更加营造了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奥运会视觉形象是奥运会内涵的外在表现,是向外界展示举办国或举办地的宗旨的窗口。现代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发展经历了探索期、形成期、发展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奥运会视觉形象的设计都有自己的特点。发展奥运会视觉形象设计对建立国家文化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奥林匹克视觉形象作为奥运会精神理念的物质载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会徽设计、吉祥物的设计、专用色彩形象系统、开幕式和闭幕式四个方面对历届奥运会的视觉形象进行了分析研究。

1会徽设计与举办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彰显民族特色

民族设计是近几届奥运会标志设计的发展趋势之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将会徽设计与举办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进行形式或精神理念上的再生,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的:

1.1用具有代表性的市徽来体现民族特色

1960年第十七届奥运会在意大利罗马举办。这届奥运会的会徽取材于罗马的古老文化。

传说罗马城的建立者罗摩鲁斯和雷摩斯兄弟俩人是由一头母狼哺育成人的,从16世纪开始,“母狼乳婴”的雕塑设计就成为了罗马城的标志。该届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就将此标志作为主要图案放在了会标的最醒目处,充分体现了主办国的文化传统。从这届奥运会的会徽设计开始,民族主义开始凸现。

1.2用抽象符号来表现民族特色

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在墨西哥城举办,这是当时在南美洲举办的第一届奥运会。这届

奥运会的会徽将奥运会举办时间的数字“68”进行反复的向外扩张,形成重复的圆环

办国家墨西哥的英文名称“Mexico”也做类似的扩展,形成了复杂的线网结构。该届奥运会的会徽虽然用了抽象的文字符号作为主题,但它却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韵味。它从古玛雅文化和阿兹台克文化特征中提取设计元素,又借鉴古印第安文化里反复使用线条组成图案的方法,具有拉丁美洲浪漫奔放的民族特征。1.3用国旗来体现民族特色在民族特征的表现方面,美国是最典型的。目前为止,美国一共举办过四届奥运会,其中有三届就是用美国星条旗作为设计元素,尤其是第二十三届洛杉矶奥运会的会徽设计最具代表性。该届奥运会的会徽就是由美国国旗演变而来的,它以国旗中的五角星为主体,用十三根平行分割线穿插起来,这十三根平行线就象征美国独立时的十三个州。而且,这样的设计还具有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1.4用书法来体现民族特色以书法来体现民族特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奥林匹克视觉形象的一座里程碑。它将中国特点,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结合在一起,将中国传统的肖像印和书法与奥运五环有机地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的夸张变形幻化为一个运动的人形。此次会徽的设计,体现出了一种基于悠久历史传统之上的现代感,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1.5用可以代表国家和地域形象的事物来体现民族特色1948年第十四届伦敦奥运会的会标,就选择了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大笨钟。1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以奥林匹克领奖台和五环为主体,再加上代表蒙特利尔的M字母标志,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以最能代表苏联形象的克里姆林宫作为设计会标的元素。2000年的悉尼奥运会的徽标设计有着浓郁的地域特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用了代表当地土著文化的“飞去来器”造型作为徽标设计中运动员的胳膊和腿,以代表欧洲文化的悉尼歌剧院风帆型屋顶轮廓作为圣火的造型。澳洲的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景作为设计元素的应用生动地表现了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2会徽设计与当时的世界政治背景相结合在特定的时代之中,奥运会的会徽设计也体现出特定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和当时特殊的国家政治情况相结合,就产生出了特别的象征意义,最后通过会徽表现出来。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会徽就是1936年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十一届奥运会。当时的柏林是纳粹所在地,为了巩固统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两幅招贴都体现出“强大”的日耳曼民族精神。所以,该届的会徽充满了肃杀气氛,构图给人以压力感。

同样体现这一特点的还有1964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十八界夏季奥运会。日本为改变二战战败国的国际地位,突出国家形象,就在奥运会的设计中用了国旗元素。设计师将日本国旗上的一轮红日作为主体,高高悬挂在画面之上,下面是奥运五环。整个画面简明扼要,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3结语塑造成功的奥运会会徽是成功举办奥运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性,既要看到奥运会徽设计的发展趋势,又要多元整合,通过会徽设计这个外在的窗口充分展示举办国的文化特征和人文地理,更好地把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下去。

我认为奥运会会徽的设计的几个重点分别有如下几点:

第一就是要体现文化文化属性,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奥运背后的竞技体育精神所传达出来,最重要的能够传于后世的,都是通过这种文化层面上的因素来传递给后世,这也是奥林匹克这么多年来经久不衰的一个最重要的一环。

第二点要体现一种体育运动精神,这个是一定是全球性的五大洲性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奥林匹克的最终精神。

另外一点就是人文精神,人文精神,这一点可以通过文化和竞技体育的一些传统理念来传达,也可以用一种独到的,由主办国家自发成立的一种人文关怀的人文理念。